「 從佈置到心境,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。」
在小宅越來越普遍的今天,如何在有限空間中活出有質感、不擁擠的生活,成了許多人的共同課題。HerDay 帶你走進三位來自日本的居家部落客家中,看見她們各自在不同風格的小宅,用自己的方式,實踐著「空間雖小,生活一樣充滿美好」的理念。
在這些坪數有限的小宅裡,不只擁有空間配置的聰明解法,更是一種溫柔、理性、不浪費的自我態度。從選物哲學到居家收納技巧、色調選物、佈置靈感,每一處細節都藏著對生活的用心與回應。
Case.1 日本簡約小宅
用秩序與餘白,建構出日常生活的安心感
當居住空間不再以坪數為界,而是以「感受」與「細節」取勝。來自日本部落客 @ru_mami 的家,正是這樣的存在。
在東京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裡,她用溫柔而節制的手法,演繹出「小宅也能好好過生活」的完美示範。簡約、留白,是她的空間主旋律,卻又因選物的溫潤質地與柔光照映,散發出一種讓人放鬆的安心感。
她的家精巧齊備,明確清晰的留存與收放,讓每一件物品都恰如其分;並透過活絡有序的擺放技巧,也讓空間靈活變化、視覺輕盈,不浪費任何一處,卻也不讓空間顯得擁擠。
桌面一角擺上每日愛用的陶器,佈置上鍾愛的花或植物,當視野拉遠觀望時,宛如生活的靜物畫;在她的佈置裡,沒有過度堆疊,也沒有華麗張揚,更多的是對日常秩序的梳理與內心節奏的對話。當窗邊微風拂進的午後,便是一人份的美好日常。
Ins 帳號連結:@ru_mami
Case.2 日本水泥系小宅
混凝土牆裡的溫柔光影,是充滿設計感的日常
- Kartell Componibili 圓筒收納櫃:來自義大利的設計經典,兼具實用與俐落感,放在臥室或客廳一角,視覺備感清爽。
- 野口勇 Akari 和紙燈:圓潤的有機線條與柔光,是這個混凝土空間裡最溫柔的光源。
- Flowerpot VP1 吊燈:造型簡潔,搭配午後灑落的光影,為用餐區增添圓潤的流暢感。
其他如 Ant Chair 螞蟻椅、透明摺疊椅、鋁質推車……等選物,也讓空間延伸感更強、收納更靈活。這個家告訴我們:設計不必複雜,只要選對物件,就能讓生活靜靜發光,並讓這間小宅在實用與美感之間取得絕佳平衡。
Ins 帳號連結:@lazyrinaroom
Case.3 日本自然系小宅
在空間中練習留白,讓生活慢下來
日本部落客 @nao_in_the_studio 的家,是那種第一眼看起來簡單,卻越看越耐人尋味的小宅。沒有花俏裝飾,每一件傢俱都經過深思熟慮;細膩的手感物件、柔和自然光、木質與白色調的平衡,讓「小宅」跨過空間限制,成為內心所需的真實回應。
她用布簾輕柔地分界區域,也讓空間的流動感更為自然;一盞黃光吊燈則成為夜晚的溫柔坐標,這些看似無為的設計,其實都是為了讓家成為可以「待著不做什麼也舒服」的自在歸處。
對於正在尋找日系小宅風格靈感的你,這個家也溫柔提醒著:「小宅的生活哲學,不在於能放進多少,而是願意留下什麼 」,那些看似簡單的選擇,正是構成生活質感的細節所在。
Ins 帳號連結:@nao_in_the_studio
小宅,是一種有意識的生活選擇
在這三位日本部落客的家中,我們看到「坪數」從來不是侷限,而是選擇生活方式的起點。
她們用極簡但有溫度的方式,選擇實用有質感的選物,正視自己當下的需求,也成就理想生活的畫面。如果你也正準備佈置屬於自己的小宅,與其苦思怎麼裝進更多,不如靜下來想想,哪些物件、哪些習慣,是你真正想留在生活裡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