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low Decorating|不急著完美「 慢佈置 」,讓家慢慢長成你喜歡的樣子

Slow Decorating,家的樣子,慢慢才會完整

 

在當代家居的趨勢裡,「快」幾乎成了標準配速。搬進新家時,許多人第一個念頭就是想盡快把軟裝佈置完成:傢俱要齊全、配件要搭好、牆上要有畫,最好一次到位,這樣才覺得生活正式開始。然而,當我們急著追求「完美佈置」的瞬間,也可能悄悄失去了一點生活的溫度。

這幾年在國外逐漸流行起一個詞:「Slow Decorating 」,它提醒我們,家,不是展示間,不必趕著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裝飾;家的模樣,應該隨著生活軌跡,慢慢長出來。

留白,是軟裝最需要的呼吸感

 

剛搬進新空間時,總會被一股「空曠」感推著走,想立刻添滿各式傢俱與軟裝。但事實上,越是急著買齊,越可能留下後悔的物件,許多東西在當下看似必需,真正住進去後卻發現可有可無。

Slow Decorating 提倡的是「留白」,牆壁不一定要立刻掛滿畫,櫃子也不必一次填滿。軟裝的價值不在數量,而在於是否貼近日常需求。

傢俱,不只是填補空間

 

我們常把傢俱視為功能的承載:「沙發用來坐、餐桌用來吃飯、床是休息之處 」,但如果僅僅如此,家就少了專屬於自己的溫度。當一張椅子,來自一趟旅行的偶遇;當一盞燈,是朋友送來的驚喜;這些傢俱的存在,便超越了「物件」的角色,而成為生活故事的延伸。這正是 Slow Decorating 的精神,讓每一件進入家的軟裝,帶有時間的味道與個人的印記。

軟裝佈置,不是追隨風格,而是生成風格

 

慢下來,意味著我們能多一些觀察。例如住了半年後,才發現原來沙發旁需要一張邊桌;又或是某個午後,才意識到那面牆特別適合一面鏡子。這些細節,都是日常生活自然告訴我們的答案,而當軟裝一點一滴累積時,家就不再只是「好看」,而是真正與生活同步的場域。

允許未完成,讓傢俱與生活一起成長

 

Slow Decorating 的核心價值是:「允許未完成 」。因為家,和我們的人生一樣,都不該一次定稿,留下空白,讓未來的自己還能在其中找到新的位置;允許不確定,讓傢俱與軟裝隨著需求慢慢到位;保留空間呼吸,讓家的樣貌成為流動的風景。

當我們不再急著追求一種「完成感」,反而更能體驗到家中每一次變化所帶來的驚喜。

Slow Decorating 並不是拖延,而是一種選擇。選擇把時間拉長,讓軟裝佈置不只是滿足功能,更能映照心境;選擇不盲目追隨潮流,而是專注於「什麼能讓自己真正快樂」。

在這樣的緩慢裡,家會逐漸呈現獨一無二的模樣,而這份模樣,正是屬於你的人生,最真實的現場。

延伸閱讀 ✓ 逛逛更多 Her Life 她的生活
去風格化軟裝|生活習慣就是軟裝靈感,一個沒有「完工日」的家!

圖片來源|@eden.mom

分享此文:

相關文章

返回頂端

我們已經收到您的資料,待3~5個工作天後回覆,感謝您的耐心等候。

感謝您的來信,我們會儘速回覆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