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曾想過,或許家具比我們更懂我們?
餐桌上因日常反覆使用而留下的痕跡、椅背上掛著隨手脫下的外套、被日光曬得褪色的五斗櫃……這些畫面看似日常,卻在默默記錄著我們的生活節奏。
家具的「角色」,從來不是固定的。它會隨著人的心境與習慣,轉換出不同姿態:一張木桌,既能承載家人齊聚的笑聲,也能默默守候深夜的孤獨時光。木椅,當然是坐具,卻也能化身閱讀的陪伴、植物的舞台。
2025 《木質生活展》正是以這樣的視角展開,以「未定的輪廓」為主題,邀請我們重新凝視生活裡那些被忽略的細節。風格,並不是被定義好的,而是我們在日復一日中慢慢堆疊出來的軌跡。
2025 《木質生活展》:一場「未定」的旅程
尚未成形:木材的初始原貌
展覽的第一區,回到木材最純粹的模樣。空間裡散落的木屑、陳列的原木塊,彷彿是一幀森林的縮影。觀者得以透過嗅覺、觸感與凝視,去理解木頭的個性、感受各種木材的脈絡:台灣檜木的香氣、橡木的堅韌、胡桃木的深沉。
每一種木頭都帶著獨有的脾性,必須在加工中找到與它共處的方式。台灣木工品牌 路力家器具 便是這種「理解」的最好體現。旗下極簡卻極具張力的《L系列-桌》,乍看只是簡單的一桌四腳,實則藏著細膩的工藝心思:弧度流暢、觸感溫潤。從打磨到拋光,再到榫接的精準,每一道工序都像在馴服胡桃木的剛毅,最終才成就了那種既硬朗穩固、又輕盈流暢的姿態。
▲台灣木工品牌 路力家器具 的《L系列-桌》。
未成之聲:創作未完成的樂章
燈光漸暗、四周響起木材被刨削、榫接扣合的聲音,投影牆上閃現木作人的草圖與筆記,手繪的線條與結構註記,每一道聲響都在描繪家具從無到有的過程。在這裡,你能同時聽見不同品牌的聲音:有人嚴謹、有人幽默,有人則像在與材料低語。這些聲音交錯,構成一場「未成之聲」的合奏。
▲里爾家具 以航海時代文化為靈感,將創作承載故事、融入日常生活。
以簡約刻畫雋永溫度的台灣木工品牌「木夫 Moofoo」,他們相信,從一塊木板逐漸浮現曲線與轉角,那種從「什麼都不是」到「快完成」的過程,讓人進入一種心流狀態,令人著迷且療癒。也如同擅長將回收木轉化為充滿環境關懷的趣味作品的「even」所說,他們最愛「試組裝」的瞬間,因為那是生活趣味的起點。
或許,這就是木作的魅力所在:它的進行式,使人專注且愉悅。
▲左圖:even 的《餅乾小凳》像是一塊放大版的點心,以山毛櫸溫潤打造,不論是給孩子當小椅子,還是放在玄關當穿鞋凳,替空間添上一點可愛的笑意。
▲右圖:出自 木夫 Moofoo 之手的《E01 Stool》以超橢圓為設計核心,介於方與圓之間的凳面,既減少銳角又保有寬敞乘坐面積,比一般圓角方形更顯溫潤與感性。
日常輪廓:家具,終將回到生活
當一件家具完成時,對職人來說,那是漫長工序的收尾。這一刻,木作人與家具的故事似乎來到尾聲。但事實上,真正的故事才正要展開。
▲台灣實木家具品牌 w2 woodwork 的「台灣檜木玻璃電視櫃」。
當作品離開工坊,被帶進一個家的時候,便開始與主人一起生活:在餐桌上留下咖啡的水痕、在椅背上承接一件外套,在櫃子抽屜裡藏起一封信。這些痕跡,都是家具逐漸長出屬於它的「第二生命」。
正如「木夫 Moofoo」所深信的,木家具會隨著歲月留下痕跡,就像生命不同階段的變化,最終成為家的一部分、有著獨屬於他們的靈魂。也如同「路力家器具」所言:「家具會越用越有感情,就算累積了一些傷痕,也不會覺得老舊討厭,反而喜歡這些使用的生活痕跡。」
家具與空間的呼吸:軟裝讓生活更有溫度
一張木椅,放在落地窗前,立刻能成為閱讀角落的背景。 一張木桌,在光線、布料與綠植的陪伴下,不只是用餐的地方,更是家人聚會、朋友暢談的舞台。
▲Føre Furniture 成立於 2015 年,以質樸的設計呈現木質家具最自然的美。
軟裝靈感 01|用木的色澤與香氣:奠定空間基調
如果你傾心於橡木般的淺色木材,建議搭配自然光或白光,能讓空間顯得清爽明亮;若鍾情於深色木材,則與暖黃光特別契合,舉例來說,台灣實木家具品牌「w2 woodwork」以台灣檜木為主軸,香氣與光影交織,為空間打下沉穩基調。
▲台灣實木家具品牌 w2 woodwork 的「台灣檜木四層抽屜櫃」。
軟裝靈感 02|用幽默童趣的物件:打破嚴肅氛圍
若家裡總是井然有序,不妨放入一些帶點玩心的小物。來自「微一設計」的小型木雕或器物,融合了台南傳統工藝「茄苳入石柳」異木鑲嵌的工法。它們適合放在書架、床頭櫃或餐桌中央,一眼看見就會讓人莞爾。軟裝不只是講究擺設的美感,「打破日常規矩」的驚喜也是重點之一。
▲微一設計 的「花瓶鳥」與「探頭河馬紙鎮」。
軟裝靈感 03|用在地木製品:強化文化故事性
若希望家裡不只是「好看」,還能帶有一點故事感,不妨挑選「優木良品」的木製家具或收納盒。通過木產品認證,材質與工藝都有品質保障,同時也承載著「嘉義木都」的文化脈絡。放在玄關當鑰匙盤、客廳當茶几收納盒,這些小細節會讓訪客一進門就感受到家的性格。
▲「優木良品」集結眾多優質木製品牌,左上:臺灣五木名片盒-松檜木創藝術坊、右上:啄墨國產材小屋系列-mufun 木趣設計、左下:魟魚磁鐵-胡桃木-森物手創坊 woodbioo、右下:百寶盒|石虎-甘溫 Gonwen Design。
同樣的氛圍,也能從台灣在地 40 年的木工品牌 umami 的設計中感受到。就像料理裡的一抹調味,旗下推出的《如一單椅》,不喧嘩、不多餘,卻能剛好調和空間。它的設計靈感來自東方道家哲學,強調「剛好」的中庸之美,擺在餐桌邊或閱讀角落,都能自然融入生活氣息,讓空間安穩而和諧。
而台灣家具設計品牌 Tomood/土與木之間 則將大自然轉譯為生活器物。「實木底盒+大理石盒蓋 面紙盒」 取材自高山湖泊的清澈與流動感,看似日常的小物,卻讓人隨手取用時都能感受到一份平靜。擺在臥室床邊或書桌一角,它不僅實用,更像一件讓空間呼吸的藝術品,把山林的治癒感帶進日常。
當這些在地品牌的作品進入家中時,空間就不再只是外觀的佈置,而是被注入了文化的底蘊與自然的溫度。
▲台灣在地木工品牌 umami 自「中庸之美」汲取靈感的《如一單椅》(左圖);台灣傢俱設計品牌 Tomood/土與木之間 以自然為題的「實木底盒+大理石盒蓋 面紙盒」(右圖)。
2025 《木質生活展》不只是一次家具的展示,而是一場與生活的深刻對話。每件家具當它被放在家裡,當它被手掌撫過、被日光曬過、被歲月留下痕跡,逐漸長出屬於自己的「第二生命」。所以,這場展覽最終想問的不是「你喜歡什麼風格」,而是在你的生活裡,有哪件家具,真正陪你走過日常?
走進展場,你或許會發現答案。
【2025 《木質生活展》】
- 展覽日期|2025.9.26(五)- 2025.10.6(一)
- 展覽地點|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9樓 宴會展演館
- 參觀資訊|免票參觀
- 活動官網|https://reurl.cc/5R4WN7
圖片與資料來源|新光三越文教基金會